配色軟件在紗線筒子染色工藝的應用
紗線筒子是一種常用的紡織原材料,為了提供紗線筒子染色的一致性,就可以應用電腦配色軟件。本文就為大家帶來紗線筒子染色的計算機配色步驟,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紗線筒子染色為什么需要電腦配色軟件?
在染料與顏色的應用歷史中,普遍以色彩合成與顏色混合理論為基礎,采用人工配色,其對配色人員的素質要求高,既費時又難以適應現代工業生產的要求,且成本高、準確性差?,F代計算機配色通常由分光光度計和配有專用程序的電腦兩部分組成,分光光度計測取顏色樣品,著色基質和色素的原始數據,再經計算機進行運算,最后給出配方,當復現色和目標色之間由于原料性質和工藝參數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的顏色差異時,同樣由電腦配色系統對所用配方進行修正,將色差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
紗線筒子計算機配色步驟:
用好計算機測配色系統,尤其是配色系統的一個基本條件是染色工藝的強化,染色是非常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坯布前處理質量,處理批次,染化料質量,對染化料的稱量,印染機械的質量,對pH值、溫度和時間等參數的控制,助劑的使用,水質等都會嚴重影響染色結果的重現性。而染色結果重現性差,配色不可能準確。所以,強化染色工藝,是使用好計算機測配色系統的先決條件。對于具有學習功能的智能化系統,這種不重現性,將使整個系統失去準確性。
在強化了染色工藝后,準備基礎數據,是成功使用計算機測配色的基礎。在準備基礎數據前,應先選擇染料。選擇染料的原則是品種盡可能少,配色范圍盡可能廣。染料的選擇還要考慮到染料之間的染色性能是否一致,拼染時能否同步上染以及染料間的相容性如何,此外,勻染性和色牢度也不能忽略。選定染料后,要進行染料分組,比如將常用的某一公司推薦的某一牌號的三原色歸為一組。每批染料進廠時,都要進行品質的檢驗。如力份的檢測等。
建立完基礎數據后,可以對來樣進行測色,進而配色。對于不同性質、形狀的來樣,測色時也應該區別對待。對于稀薄的標樣,測色時要多次折疊,達到不透光。對紗線狀來樣,應將其均勻地繞在硬紙板上或做成一個襪筒狀來測色。繞在硬紙板上時,卷繞層數要加以限制,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以至于露出底色,應該以測定值穩定為準。
測定標樣后,選擇計算機測配色系統的軟件配色功能可以限定條件,如色差最小,成本最低等,計算所需處方。一般計算機會給出若干處方,用以選擇??蓞⒖嫉囊蛩赜谐杀?、染料的相容性、色牢度、勻染性和條件等色等。如果客戶指定光源,則操作者應選用客戶指定光源下色差小、染料盡可能少的處方試染。
選定處方后,在化驗室打小樣。一般預告處方不可能一次命中,所以打小樣不可省略。小樣機應盡可能模仿生產設備,小樣染色工藝最好與大樣生產盡可能一致。
打好小樣后,如果色差不合要求,需要調整處方再次染色。染出的小樣進行測色,調用處方校正程序,可輸出校正濃度,操作者應重新染色。一般進行一到兩次小樣試染可得到滿意的結果。注意,把預告處方試染的結果收集起來,從中求取校正系數,可提高配色精度。
每次染色后都需要與標樣對比,對比可采用目光鑒定和儀器評價兩種方式。目前外銷產品,客戶都要求提供給定色差公式的色差,所以必須用儀器評價色差。
計算機配色速度快,經濟效益高,但對操作人員要求高,染化料質量必須穩定,染色工藝重現性要好。目前計算機配色對深色、熒光樣品、混紡織物的配色還不是很成熟,配色精度不高,這些都需要顏色專家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配色軟件在紗線筒子染色工藝的應用”全文內容,想了解更多配色知識的用戶,可以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