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工配色與計算機配色
為了使產品獲得理想的顏色,用戶就可以幾種基礎顏料進行混合調配。本文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人工配色與計算機配色這兩種方式的優缺點,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人工配色與計算機配色的優缺點:
人工配色與計算機配色的異同在于人工配色法對染料選擇和配方預測是采用對成本、色艷度、色牢度等基礎上的原始嘗試和便差方法。當打的小樣與要求的來樣色十分接近時,所記錄的每種成分的用量就是配方。然后,放中樣和大樣,染出顏色與來樣有一定差距,染色工作者往往通過加入少量色料(染料)進行調色,最后以達所希望的顏色。人工配色的優點是在實際染色中有豐富經驗積累的情況下,并且在配方中染料、助劑、工藝、纖維種類少有變動時工作效率較高。與帶有顏色測量儀聯動的計算機配色預測相比,后者更符合顏色的科學機理;更利于在極短時間內優選質量類同而更賦經濟效益的配方;判斷質量更具一致性、可靠性和權威性;更適于新纖維及其混紡織物、新助劑、新工藝的配色’更適于現代小批量、多花色的市場應變機制。
從人工配色到計算機依軟件和硬件自動測配色,無疑是人類配色史上的一大進步。但是人、儀器、計算機三者之間人還是占首要的因素,例如配色軟件中建立的基礎數據僅是單個染料各檔濃度的染樣,而配色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要選用三個(純紡)至六個(混紡)染料。當染料相互搭配時,各染料將發生競染現象,用于同一配方中的染料選擇,即配伍性問題還得靠人來解決。又如原來用于配色預測的Allen迭代公式對來樣的逼近來樣色標的,其程度上不盡令人滿意,隨著國內外采用神經網絡與動力學轉換結合的數模使逼近有了長足的進步,而更理想的逼近方法還得靠人去進一步開發;還有實際配色時會遇到因來樣太小或基質材料差異過大,尚需靠人去摸索測色問題;再有國內缺少中試設備的環節,配色到最后一步往往還得靠人對大樣實際配方做調整。
在實際使用中,會有更多的問題需人去處理,因此計算機配色算是人們配色過程中的一種現代化手段,是色彩管理中一個重要的輔助工具,但是不能夠完全替代人工配色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淺析人工配色與計算機配色”全文內容,想了解更多配色知識的用戶,可以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