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配色的基本過程是什么?
隨著儀器測色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配色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用戶通過測色儀、配色軟件就可以快速準確的獲得顏料調色配方,從而大大提升企業調色配色效率。本文就為大家帶來計算機配色的基本過程,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計算機配色的基本過程:
計算機配色的主要過程是先用分光測色儀測定目標色的顏色,通過計算機將其轉換成電信號,與存儲的基礎數據進行比較,經過計算得出染成接近目標顏色相關的染料配方。
第一步:配色是客戶可以是給定樣品,稱為標樣,也可以是三刺激值數據等。測量或輸入色樣的三刺激值由計算機進行計算,得到許多組合的配色處方,再選取最佳的配方,按照染色工藝進行打樣。
第二部:將按預報配方染得的樣品測量并輸入計算機。測量其與標樣的色差情況,如果色差不合格,則進行配方修正。由計算機給出修正配方,再染色、測量,如果色差仍不合格,繼續修正,直至符合要求。
利用染料基礎數據庫所建立的配色用染料數據庫文件可通過配色軟件直接求取染色配方。
如何提高計算機配色的準確性?
首先,盡可能規范工藝處方,嚴格操作規程,加強管理以減少人工操作影響因素。
其次,在做顏色基礎數據及測量時應統一規定具有代表性的取樣部位,以減少由于皮革本身分布不均勻,部位差大而帶來的配色誤差。
再次,皮革染色不同于在白底基質上染色。因此,鉻鞣工藝及復鞣工藝應進行規范化,以便與染色工藝搭配。即配色時使用的基礎數據庫的工藝應與測樣時所使用的工藝一致。以便在建立配色基礎數據庫時消除皮革本身的湖藍色的影響。由于鉻鞣時的工藝控制不同,其鉻鞣革所帶的顏色會出現深淺不一的現象,尤其受提堿速度、提堿程度的影響較大。
最后,所使用的染料穩定性要好,當然對于在標準范圍內需調整使用的染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色光近似,力份有差異的,按實際測定力份折算后使用;第二,力份相同,色光有差異的,用原生產配方打樣,利用電腦修正程序進行配方修正,按修正配方生產。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計算機配色的基本過程是什么?”全文內容,想了解更多配色知識的用戶,可以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