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色配色原理是什么?測色配色軟件的應用特點
隨著計算機測色技術的不斷發展,測色配色系統在印刷、涂料、塑膠等行業的顏色管理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幫助調色員快速準確獲得樣品調色配方,實現產品顏色的復制和傳遞。本文就為大家帶來測色配色的原理及應用,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測色配色原理是什么?
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一般由分光測色儀、配色軟件和計算機組成。測色配色系統使用的分光測色儀是測量物體光反射的精密光學儀器。分光測色儀測量的有色試樣的反射光譜,作為原始數據,而所有的顏色評價和配方計算由配色軟件完成。
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的光學模型為Kuberlka-Munk理論,該理論近似地描述了吸收系數K、散射系數S與染色樣品的光譜反射率Rλ之間的函數關系。同時,K和S的可加性及與著色濃度之間的函數關系,使得利用儀器和計算機來計算著色配方稱為可能。
電子計算機配色大致分為色號歸檔檢索、反射光譜匹配和三刺激匹配三種方式。色號歸檔檢索就是把以往生產的品種按色度值分類編號,并將染料處方、工藝條件等匯編成文件后存入計算機內;配色時輸入標樣的測色結果,計算機將色差小于某值的所有處方全部輸出;從中選出幾個處方進行配色,然后憑經驗進行調整;最后得到所需的染色試樣,是目前常用的配色方法。對于染色紡織品,最終決定其顏色的是反射光譜,因此使仿樣的反射光譜能匹配標樣的反射光譜,就是理想的配色,稱為無條件配色,但這種配色只有在仿樣與標樣的顏色相同、基材也完全相同時才可能實現,在實際應用中受很大限制。在色度學中,三刺激值表示顏色,若仿樣與標樣的三刺激值相等,也可以得到等色。由于三刺激值必須由一定的施照態和觀察者色覺特點決定,因此所謂的三刺激值相等,事實上是有條件的,故稱為條件等色配色。電子計算機配色運算時大多數以CIE標準照明態D65和CIE標準觀察者為基礎,所輸出的處方是指能在這兩個條件下染得與標樣色澤的處方。
評價配色效果的是仿樣與標樣間的色差值。色差計算公式跟多,目前常用的是CIELAB色差公式,通過分光測色儀就可以直接測量仿樣與標樣色差情況,當測量的Δ<1時,配色成功。
測色配色軟件的應用特點:
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的軟件與實際生產現狀所需的經驗有一定的聯系。例如在給定配方時,除了要能較準確地滿足理論上染曲線外,還需要能夠參考以往成功染色的“正確配方”來調整給定配方的染料用來。希望能夠同時計算出不同光源下的顏色配方,并能給出同色異譜最小的配方。這就要求軟件在計算主光源下最小色差配方的同時,還能夠顯示出該配方在其他光源下的色差,而且還能找出多光源下同色異譜最小的配方。這樣可以避免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客戶不是在與你相同的光源下對色,可能會引起不同光源下的色變,因誤判而產生的顏色糾紛。計算機具有自動修色功能的同時還應具備人工修色功能,對改色,回修等能夠給出配方,并可對染料的上染效應值調整、多種織物的輸入及效應轉換。
將強大的智能軟件與使用便捷的界面結合起來,可滿足紡織品供應鏈快速達到新配方的要求。具有獨特的配方檔案、自動選擇染料和準確的實驗室配方功能,可在保證打樣質量的前提下,提高計算配方的準確性,加快配方速度,可及時、準確地向客戶提供打樣結果。以智能型配方替代傳統的經驗配方,不僅準確、可靠,而且可獲得優化的配色方案。
測色配色軟件可以按照實驗室的工作模式定制,為每種染料自動建立用戶自定義的技術資料庫,確保配方屬性取回和管理。它具有多重顏色配色功能,可滿足多重顏色的基材特殊要求。根據需要可配置多重光源配色功能,能夠同時降低在四種光源下的跳燈現象。測色配色軟件可將實驗室配色配方直接轉化為生產配方,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減少了傳統人工換算的誤差。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測色配色原理是什么?測色配色軟件的應用特點”全文內容,想了解更多測色配色知識的用戶,可以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