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配色軟件數據庫的建立過程是怎樣的?
想要實現染料自動化地配色,首先就需要建立準確的基礎數據庫。本文就為大家自動配色軟件數據庫的建立過程,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來看看吧!
測色配色系統的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染化料和織物品種是經常變化的。對于不同產地、不同批號的染料、坯布,往往需要對其特性進行適當修正,而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所建立的染料基礎數據庫將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將工廠正確的配方長期儲存在其中,避免了傳統以實物樣品儲存容易產生變色、沾污等問題。采用測色配色系統可以模擬人的眼睛和大腦來分辨、處理顏色,協助人們去完成許多可能預想不到結果的工作。例如可以進行色差評級,按照色差、同色異譜、成本的加權效應進行計算或尋找配方,預先評估配方的同色異譜大小等。
確定染料的K/S值:
該值是用來表征染料特征的,也是染色配方預測中進行配方計算所必須涉及的一個重要參數。通過定標著色可以確定染料的K/S值,然后建立自動配色的基礎數據庫。定標著色就是將每種類型的每只染料單獨與每種基質材料,分別以一定的梯度進行染色。制作定標著色色樣所用方法和基質材料(或稱底材、織物、纖維)必須與生產相同,并以基質材料的特殊染料數據為依據。濃度梯度等級理論上可分為5-8個級差,但在實際應用上通常需要分為6-12個級差。
確定基質材料和定標染料的K/S值分為:獲取濃度反射比和獲取各濃度下K/S值兩個過程。對基質材料樣品可按照實際染色工藝過程進行“模擬染色”。
自動配色軟件數據庫的建立過程:
建立數據庫的目的是為自動配色系統的配方計算提供所采用染料的相關數據。包括數據庫建立的原理、數據庫建立的步驟。染色配方預測要用到所選染料的K/S值,所以在進行配方計算前,必須首先確定表征色料特性的K/S值??赏ㄟ^定標著色完成,并由此建立自動配色的基礎數據庫。
定標著色是完善整個計算機配色系統、建立數據庫的基礎。制作定標著色基礎色樣時,必須采用與生產配制顏色配方相同的方法和基質(或稱底材、織物、纖維)材料,沒有不依賴于基質材料的特殊染料數據。
數據庫建立的基本流程是:確定數據庫的類型→選擇染料的數目及濃度→制定定標樣品染色工藝與制作→光譜數據的測量和有關參數的輸入→數據庫的驗證分析。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的“自動配色軟件數據庫的建立過程是怎樣的?”全文內容,想了解更多配色知識的用戶,可以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