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用什么顏色調配?金色電腦配色方法
金色是一種略深的黃色,想要重新客戶提供的金色樣品的色彩,就可以擁有電腦配色軟件來進行調色配色。本文就給大家帶來金色調配方法,感興趣的用戶不妨來看看吧!
金色用什么顏色調配?
黃色+淺紅色=金色。
美術中紅、黃、藍定義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紅加適量黃可以調出大紅(紅=M100+Y100),而大紅卻無法調出品紅;青加適量品紅可以得到藍(藍=C100+M100),而藍加綠得到的卻是不鮮艷的青;用黃、品紅、青三色能調配出更多的顏色,而且純正并鮮艷。
用青加黃調出的綠(綠=Y100+C100),比藍加黃調出的綠更加純正與鮮艷,而后者調出的卻較為灰暗;品紅加青調出的紫是很純正的(紫=C20+M80),而大紅加藍只能得到灰紫等等。
從調配其他顏色的情況來看,都是以黃、品紅、青為其原色,色彩更為豐富、色光更為純正而鮮艷。
(在3D MAX中,三原色為:紅黃藍)
金色電腦配色方法:
傳統的顏色調配方法主要就是有調色人員手工進行調配。這就要求調色人員熟練掌握三原色調色原理,然后根據過往的經驗,對客戶提供的金色樣品進行觀察,從而給出預測的配方。我們用肉眼能辨別的顏色種類很多,但每一種顏色都具有三種顯著的特定:色調、亮度、飽和度;紅、黃、藍三原色相互調配決定了一種顏色色調和飽和度,而黑色和白色可調整某一顏色的亮度。利用顏色混合原理,就可以進行人工調色。
人工配色的優點是在實際染色中有豐富經驗積累的情況下,并且在配方中染料、助劑、工藝、纖維種類少有變動時工作效率較高。與帶有顏色測量儀聯動的計算機調色預測相比,后者更符合顏色的科學機理;更有利于在極短時間內優選質量類同而更賦經濟效益的配方;判斷質量更具一致性、可靠性;更適于新纖維及混紡織物、新助劑、新工藝的配色;更適于現代小批量、多花色的市場應變基質。
計算機測色配色在工業自動化倡導下,已逐漸處于普遍并受到重視,現已成為世界各國染整、塑料、油漆油墨、印刷、染料等工業生產的輔助設備,目前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引進電腦測色配色系統。通過電腦配色軟件,就可以幫助用戶快速調配理想的金色染料。
電腦配色系統由分光測色儀、測色配色軟件、計算機及打印機組成,其中分光測色儀相當于人的眼睛,主要用來測定色樣在360nm-750nm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光譜吸收和散射的綜合效果,給出在各波長下的反射率值,作為計算顏色三刺激值的原始數據。采用計算機配色首先需要建立染料的基礎數據庫和輸入大量的顏色配方。配色時,先通過分光測色儀測定目標色的顏色數據(即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反射率曲線)和計算三刺激值,經配色系統與數據庫中原存儲的數據資料進行比較,計算得出接近目標色相的染色配方,經試染、測色,與目標色比較,再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配方修正,提供修正配方,再試染直至合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