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配色有什么缺點?如何解決?
隨著儀器測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應用儀器來進行測配色。本文就給大家簡單介紹儀器配色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解決辦法,感興趣的用戶不妨來看看吧!
儀器配色的缺點有哪些?
近幾年來,儀器配色已成為了著色師們所關心的問題。地區,儀器配色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并且還在不斷發展中。雖然,儀器配色法有便捷、高效、準確等諸多優點,但是不可否認儀器配色還存在著一些待解決的缺陷問題,使其應用在塑料配色領域存在著一定的障礙。
首先,這種測量儀器在塑料上應用,本身就存在缺陷。測色儀器對試樣的觀察面積較小,進行大面積目視評價時,需要自動地將試樣表面上微小的色差積分處理。當出現這種測量結果與目視觀察結果不匹配的問題時,就要求測量儀器有一個較大的測量孔徑,并且精確度又必須與小口徑儀器相一致。
在塑料中進行儀器配色的第二個缺點是,Kubelka-Munk方程所提出的樣品K/S比例函數不太適用于塑料。據了解,用K/S=1.25這一數值,可以滿足第一次預測,即所要求的色調預測。用三刺激差校正值,可容易地校正飽和度和明度。適用于不透明塑料的Kubelka-Munk方程基本上不適用于透明和半透明介質。因此,想要通過儀器配色技術調配和控制透明塑料的顏色,是非常難以實現的,塑料和玻璃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測色儀器的第三個缺點是,他們不能對標準件的換算值進行可靠的測量。這一弊病是由儀器的形狀、目視觀察條件以及儀器的靈敏度等缺陷造成的。
熒光材料的儀器配色和目視配色都很困難。熒光是一個新的變量,兩個試樣在不同的光源下比較時,可能會發生熒光條件配色現象。因此,在配制金屬色或彩虹色時,測色光源差異以及觀察角度的差異也會影響整體的配色效果。
儀器配色問題如何解決?
從著色師的角度來說,儀器配色的目的,是想降低對配色人員的經驗要求。但是,在著色師將測色儀器用于配色過程之前,必須具備一些關于儀器使用方法和數據處理方面的經驗,在塑料著色中,對工藝的要求也像對科學技術的要求一樣嚴謹,配色人員的經驗是不容忽視的。
由于配色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因此想要完全通過儀器來配色是不大可能的。相反,配色人員應該將他們的業務專長與使用分光測色儀和計算機配色的方法結合起來。這些設備能把配色人員從繁雜的日常工作和樣品配色任務中解放出來,并能進一步提高他們處理這些任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