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色軟件確保塑料著色品質
塑料著色主要就是通過色母粒來進行混合調配,不過由于色母粒配方比例不同,著色后的顏色效果也會有所偏差。為了確保塑料著色后的顏色一致性,就可以應用電腦配色系統來進行顏色管理。
電腦配色系統在塑料著色中的應用:
傳統的人工配色非常依賴于配色人員的經驗,即使是經驗豐富的人員,也不可避免出現試驗過程中調色過頭和選擇顏料不當而不得不使用更多顏料進行配色,這樣往往導致配方復雜化并且配色效率低下。電腦配色技術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雖然仍不能完全脫離人工介入卻能極大地提高配色效率。在電腦配色中,可以通過模擬的方法選擇適當的三種顏料進行配色,如果顏料基礎數據制作得準確的話,經過2至3次試驗就可以獲得成功。電腦配色還可以預測配色結果與標準樣品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色差情況,這是傳統配色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正由于這些優越性,電腦配色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塑料著色中。
電腦配色軟件確保塑料著色品質:
為了保證塑料著色配色的準確性,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進行配色操作。
第一步是制作單色樣板。實際應用中為了達到較高的配色精度,針對某個顏料,就要采用一系列的濃度C1,C2制作單色樣。通常每一顏料從可能的最低至最高大致等分地分成6檔濃度比較適宜。
第二步是建立基礎數據庫。用分光測色儀測試第一步制作的單色樣板的反射光譜數據。由于庫貝爾卡-芒克理論僅適用于光線在不透明介質中被吸收和散射的情況。因此應該選擇能夠去除鏡面反射光的分光測色儀進行測試。而單色樣樣板也應該是不透明的。測試數據按不同著色濃度分別輸入電腦。沒有經過著色“本色”樣板數據也要作為本底輸入數據庫。不同型號或配方的塑料要建立不同的數據庫。
第三步是標樣測色。對標準樣板進行測色,將分光反射率曲線、色度值等數據傳輸至配色軟件。
第四步是電腦模擬。電腦配色應該由具有一定配色經驗的人員來操作。首先挑選3種可能的顏料讓電腦進行試配色。根據電腦給出的配方濃度再次選擇相應濃度的顏料基礎數據進行模擬就可得出首次配色結果。如果給出的預測色差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差距太大就應該選擇其他顏料組合重新擬配。
第五步是根據電腦模擬給出的配方進行小樣試驗。將小樣測色結果輸入電腦進行色差比較,如果達不到要求就進行校正運算。按照修正配方再次進行小樣試驗直至達到規定的色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