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膠漆顏色調配技巧與方法
乳膠漆作為一種裝飾環保漆,為了讓其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顏色,以滿足消費者對不用顏色的需求,就會使用不同顏色的基礎乳膠漆進行調配。本文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乳膠漆顏色調配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乳膠漆顏色調配技巧:
1.調色時需小心謹慎,一般先試小樣,初步求得應配色涂料的數量,然后根據小樣結果配制大樣。先在小容器中將副色和次色分別調好。
2.先加入主色(在配色中用量大,著色力小的顏色),再將染色力大的深色(或配色)慢慢地間斷地加入,并不斷攪拌,隨時觀察顏色的變化。
3.“由淺入深”尤其是加入著色力強的顏料時,切忌過量。
4.在配色時,涂料和干燥后的涂膜顏色會存在細微的差異。各種涂料顏色在濕膜時一般較淺,當涂料干燥后,顏色加深。因此,如果來樣是干樣板,則配色漆需等干燥后再進行測色比較;如果來樣是濕樣板,就可以把樣品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種顏色是否相同。
5.事先應了解原色在復色漆中的漂浮程度以及漆料的變化情況。
6.調配復色涂料時,要選擇性質相同的涂料相互調配,溶劑也應互溶,否則由于涂料的混容性不好,會影響質量,甚至發生分層,析出或膠化現象,無法使用。
7.由于顏色常帶有各種不同的色頭,如要配正綠時,一般采用帶綠頭的黃與帶黃頭的藍;配紫色時,應采用帶紅頭的藍與帶藍頭的紅;配橙色時,應采用帶黃頭的紅與帶紅頭的黃。
8.要注意在調配顏色過程中,還要添加哪些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固化劑、稀釋劑等顏色,以免影響色澤。
9.在調配灰色,綠色等復色漆時,由于多種顏料配制,顏料的密度,吸油量不同,很可能發生“浮色”“發花”等象現象,這時可酌情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劑或流平劑、防浮色劑來解決。如常加入0.1%的硅油來防治,國外公司生產的各種表面活性劑,需分清用在何種溶劑體系,加入量一般在0.1—1%。
10.利用色漆漆膜稍透明的特點,選用適宜的底色,可使面漆的顏色比原涂料的色彩更加鮮明,這是根據自然反射吸收的原理,使底色與原色疊加后產生的一種顏色,涂料工程中稱之為“透色”。如黃色底漆可使紅色鮮艷,灰色底漆使紅色更紅,正藍色底漆可使黑色更黑亮,水藍色底漆使白色更潔凈。奶油色、粉紅色、象牙色、天藍色等,應采用白色做底漆。
乳膠漆顏色調配方法:
傳統乳膠漆的顏色調配,主要是依靠有經驗的師傅進行人工調配,這種調配方法費時、費力,且容易造成顏色調配的不準確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工業化的生產中,為了提高乳膠漆配色的效率與準確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配色。
在乳膠漆配方設計規程中,利用計算機測配色系統協助調漆技術人員完成測色調色工作,不僅可以調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提高乳膠漆小樣調色一次性成功率。乳膠漆電腦配色過程具體如下:
1、儀器準備
按照分光測色儀操作流程步驟,對儀器進行校準,并連接電腦準備測試。
2、建立標準
測定乳膠漆標樣的分光反射率(光譜反射比)值,傳輸到計算機。計算標樣的三刺激值及K/S值,作為乳膠漆配方預測及對色測色的依據。除了標樣外,還應使用分光測色儀測量各基礎色料的顏色數據,傳輸至計算機,建立基礎顏料數據庫。
3、乳膠漆配方的預測與配方選擇
在完成了測色系統的光譜定標和光度校正并建立了染料的定標樣品基礎數據庫后,還要設定配方預測的色度環境參數(包括標準色度系統、配色及同色異譜評價光源、光譜范圍與波長間隔、染色工藝、染料組合模式以及染料配方色差容限等),然后在輸入標準色樣光譜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初始配方的預測。用戶可以在預測的多個初始配方中,根據色差、同色異譜指數、配方成本等條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4、小樣試配
根據選定的乳膠漆配方,進行小樣調配,調配需要嚴格按照配方比例,準確稱量,減少人工調色誤差的干擾。
5、色差分析
通過分光測色儀對小樣進行測量,對比標準樣品的分光反射率(光譜反射比)值,從而計算出小樣與標樣的色差程度。對于不符合容差范圍的小樣配方,進行修正。然后重復小樣試配、色差分析步驟,直到測量色差范圍符合要求為止。
6、配方打印與管理
計算機可以保存乳膠漆調色配方,用戶也可以連接打印機進行打印。若后續需要調配相同顏色的乳膠漆,只需要直接調取保存的配方即可,節省調色人員時間,提高乳膠漆調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