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實色漆怎么調色?汽車實色漆調色方法
汽車作為一種實用交通工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越來越廣泛,但汽車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車身磕碰或者油漆老化脫落,就會影響其美觀。因此,我們就需要對汽車車身進行修補。在汽車修補的過程中,調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本文對汽車實色漆的調色方法及失敗原因做了分析,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汽車實色漆調色原理:
汽車實色漆調大多數是使用幾種不同種顏色的顏料混合起來配成所需要的顏色,而在眾多的顏色中,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是配制成各種混合色的基本顏色。我們稱這三種顏色為原色或基本色。也就是說,平常我們看到的色彩繽紛的各種顏色,大多數是由紅、黃、藍三種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起來配制而成的,由這三種顏色中兩種顏色調配成的顏色稱作為間色或叫二次色,由間色調配而成的顏色稱作再間色或叫三次色。
配色時,一般選用與欲配色最為接近的原色或間為基礎進行調配,黑白兩色主要用來調明度。紅、黃、藍三種原色中兩種混合起來可得到較鮮艷明亮的顏色,這兩種原色稱為拼色,而第三種原色稱為補色。例如:紅色與黃色混合成橙色,則紅色與黃色是拼色,而藍色是補色,補色可令所配的顏色暗淡。因此,配色時如果選用兩種原色相拼,一定要防止補色的引入。
基礎漆是配色的原料,基礎漆主要有紅、黃、藍、白、黑五種基本色,其中紅、黃、藍為三原色,用這些基料可以調配出各種顏色的色漆。白色、黑色幾乎可以與任何顏色(金色、銀色除外)調配,可以起到調配深淺的獨特作用。
涂料色漆的調配用顏料拼色法(顏料相加),黃與藍相加成綠,黃與紅相加成橙,紅與藍相加成紫,紅、黃、藍三色相加成黑。在調色時,兩種原色拼成一種復色,而與其對應的另一個色則為其補色,補色加入復色中會使顏色變暗,甚至變成灰色或黑色,因此需要注意。
汽車實色漆調色方法:
在汽車面漆的調色過程中,我們應借助不同的噴涂方法對亮度、色度、色調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顏色。調色的一般程序如下:
1.顏色分析
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顏色分析:第一,從正面或某一角度觀察成漆,看顏色是否太深或太淺;第二,檢查色調,看色漆是否比原面漆更紅、更藍、更綠或更黃;第三,檢查剛噴的色漆的色度是否比原面漆高或低。
2.亮度調整
影響亮度的主要因素有:車間環境、噴涂方法、溶劑的使用、油漆的用量、噴槍壓力和混合料中的顏料用量等,在亮度調整時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才能得到合適的油漆亮度。
3.色調調整
在亮度調整好后才能進行色調調整。每種顏色的色調只可能沿兩個方向變化:第一,色調會發綠或發紅色顏色有藍色、紫色、黃色、米黃色和棕色;第二,色調會發黃或發藍的顏色有綠色、黑色、褐紅色、灰色或銀色、白色;第三,色調會發黃或發紅的顏色有青銅色、紅色和桔紅色;第四,色調會發藍或發綠的顏色有海藍色和青綠色??梢愿鶕推釓S提供的資料選定能調出正確色調的調色劑后,按最低限量計算調色劑用量。經充分攪拌均勻后,噴涂一小塊試板,待干燥后與原面漆作顏色對比。
4.調整色度
調整好亮度和色調后開始調整色度。如果要想把顏色調得明亮些,那必須重新調整前兩項項目:如果要使面漆灰些,就要噴一層濕涂層,再以較遠的距離和較低的氣壓噴一層用少量白色與微量黑色混合起來的涂層。
5.檢查及校正
最后,可以從三個角度檢查:第一,垂直于汽車表面;第二,從剛好超過光源反射線角度;第三,以小于45度的角度,觀察汽車面漆。檢查維修噴涂后的面漆顏色是否一其他部位一致,如不一致則校正,直至滿意。
汽車實色漆調色失敗原因分析:
若遵循一般調色原則調配出的修補面漆與原面漆顏色不同,在決定是否重新調色之前,一定要檢查一下是否有下列原 因造成顏色失配。
1.原來面漆是否已經褪色。通常檢查不外露表面,如門側框等處,確定原車面漆是否褪色,如已經褪色,可以適當擴大修復部位。
2.對照檢查原車生產廠漆碼和油漆廠的色漆原料號碼,確定是否用錯。
3.色漆中的顏料或金屬光片是否充分均勻混合。如果修補色漆攪拌不勻,罐底會殘留顏料、金屬光片或珠光粉等,進而導致顏色失調。
4.稀釋劑的用量是否準確,稀釋過度會使面漆顏色變淺或降低飽和度。
5.在作顏色對比之前一定要清洗、拋光、清除原車舊面漆上的粉塵和氧化層。
6.使用試板一定要留出充裕的干燥時間,試板一般要噴涂幾次,每次噴涂后一定要干透,因為油漆干燥后顏色可能會變深,也可能會變淺。
7.在噴涂金屬漆或珠光漆時最好使用攪拌杯,因為金屬屑片或珠光片容易深入漆膜深處,影響色光。
8.要等油漆干燥后再調整顏色,可用加熱燈、加熱槍或其他干燥方法縮短干燥時間。
9.調整顏色時每次只許加少量調色劑。
10.噴涂方法的不同可能導致面漆顏色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