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的混合規律是什么?
調色配色指的就是使用兩種或以上的顏色進行混合產生新的色彩,了解和掌握顏色混合的基本規律,在配色的實踐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給大家帶來常用的顏色混合原理。
由兩種及以上不同的色相混合,會產生新的顏色,這種現象經常發生,并在配色的實踐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色彩可以在視覺外混合,而后進入視覺,這樣的混合形式包括兩種:加法混合與減法混合。色彩還可以在進入視覺之后才發生混合,稱為中性混合。
1、加法混色
加法混色是指色光的混合。兩種以上的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會提高,混合色的總亮度等于相混合各色光亮度之總和,故稱為加法混色。
色光混合中,三原色光是紅光(700nm)、綠光(546.1nm)、藍紫光(435.8nm),這三原色光都不能用其他色光想混而產生。紅色與綠色光、綠色與藍紫色光、紅色與藍紫色光分別相混得二次色黃、青、品紅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紅、綠、藍紫色光可獲得無彩的白光或灰色光。
有彩色光可以被無彩色光沖淡并變亮。若兩種色光相混就能產生白色光,那么這兩種色光就是互補關系。色光中各色相混,如果比例不同、亮度不同、飽和度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2、減法混色
色料指的就是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進行選擇性吸收后,呈現各種不同色彩的顏料或染料等物質。減法混色主要指的是色料的混合。
白色光線透過有色濾光玻璃片之后,一部分光線被反射而吸收其余的光線,這樣就減少掉一部分輻射功率,最后透過的光是兩次減色的結果,因此這樣的色彩混合稱為減法混色。一般說來,透明性強的染料,混合后具有明顯的減色作用。有些印刷油墨或美術顏料因透明性強,相混的色也明顯地降低亮度,而有些涂料及顏料,含有較多的有色粉狀物質,透明度低,減色效果就不明確。
減法混色的三原色是加法混色三原色的補色,即品紅、黃、青。在減法混色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純度也會有所下降。
3、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視覺生理特征所產生的視覺色彩混合,而色光和發色材料本身并沒有變化。由于混色效果的亮度即不增加也不降低、而是相混各亮度的平均值,故將色彩的這種混合稱為中性混合。有兩種視覺混合方式。
顏色選擇混合是把兩種或多種色并置于一個圓盤上,通過動力令其快速選擇,這是就會看到新的色彩。其效果在色相方面與加法混色的規律近似,但在明度上卻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不同的顏色并置在一起,當它們在視網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時,這些不同的顏色刺激就會同時作用在視網膜上非常鄰近部位的感光細胞,以致眼睛很難將他們獨立地分辨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在視覺中產生色彩的混合。由于這種色彩混合受空間距離的影響,故稱為空間混合??臻g混合既不增光也不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