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電腦配色原理及計算公式
隨著電腦測配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應用電腦配色軟件來管控產品的顏色。本文就給大家帶來染料電腦配色原理以及計算公式,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吧!
電腦配色原理依據貝爾卡-芒克理論作為光學理論基礎,即:
其中:K為吸收系數,S為散射系數,ρ(λ)為光譜反射率。
根據著色劑在介質中的混合遵循下列線性關系:
式中,Ki、Si分別為單位濃度下單一著色劑的吸收和散射系數;
Ci為單著色劑濃度;K0、S0分別為被著色材料本身固有的吸收和散射系數;K、S分別為拼色后材料總吸收和總散射系數。
對于染料的配色,由于染料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纖維上,可認為散射全由材料所致。而染料的散射作用可近似認為0,即Si=0.可以將上式改寫為:
即:
式中:Ci為單色料濃度;
(K/S)i(λ)為單位濃度的單色染料染樣所具有的(K/S)值,即:各種單色染料的基礎數據。(K/S)0(λ)為織物本身的(K/S)值。(K/S)(λ)為樣品的(K/S)值。
反射光譜匹配發:為了便于敘述,將以三種染料的配色計算為例:
對上式如果考慮16波長,將可得到16個式子的聯立方程組:
光譜匹配要求配色結果的光譜反射率與標樣相同,即,其中角標m代表試樣,s代表標樣。根據上式,左邊數值可用分光測色儀測標樣的光譜反射率,從而求出(K/S)s值,從而得到值(K/S)m。式右邊各染料的單位濃度(K/S)值則可利用各染料單獨染色后求得,可以預先準備好,叫做基礎數據。置于染色底坯的(K/S)0我們可由經過空白染色處理的材料測得。因此,可以用上面的聯立方程組求解拼色所需的各染料濃度Ci。
三刺激值匹配發:根據同色異譜概念,只需配出三刺激值相同的顏色(對幾種標準光源,使異譜同色差異減小到最?。?,即所謂條件色。
以三種染色為例:
①設選配的三種染料有:
③這樣配出的顏色與標樣顏色對D65光源是同色異譜色,還需對標準照明體A和典型熒光燈CWF的S(λ)進行重復計算,最后確定具有最小異譜同色指數的染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