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配色的實施需要哪些資料
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應用計算機配色系統,那么想要實現計算機配色需要輸入哪些資料呢?本文就給大家帶來染料計算機配色所需要做的準備工序,感興趣的用戶不妨來看看吧!
1、預選染料并給予編號
將所要用的各種類及不同染料給予編號。一般應考慮染料的價格、相對力份、染料的各種牢度、染料的相容性,同時還要考慮選用染料配出的色域范圍要大等因素。
2、染料的力份與價格
染料編完號后將其力份和單價輸入計算機。
3、選擇參與配方的染料及配方的染料數目
要想對任意標準樣用計算機計算配方,首先要選擇用哪種染料及哪些顏色較為適當,然后再考慮有多少只染料參與配方,每個配方的染料數目是多少,每次配方的染料數目是多少,一般配方染料數目多為3個,也可選4個或5個染料的配方。配方的染料數目不要超過20個。參與制作配方的染料越多或每個配方的染料數目越多,計算機計算配方的時間就會增加。這是由于染料組合數目增加的結果。
4、計算機配方色差容許范圍
色差值能確定計算機所用的配方濃度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此配方才能夠打印出來,否則繼續修正配方濃度至符合要求為止。也就是計算的配方色與標準色樣是否在規定色差容許范圍內。
5、空白染色織物的反射率值
將所要染色的織物經空白染色(不加染料,只用助劑溶液,用同樣的染色條件進行染色),將分光測色儀測定的反射率值輸入計算機,再由計算機程序將反射率值換算成K/S值。
6、標準色樣的分光反射率值
標準色樣經分光測色儀測定反射率值,輸入計算機,再由計算機程序換算成K/S值。
7、基礎色樣的染料濃度和分光反射率值
基礎色樣的制作應注意下列問題:
(1)要由專人負責制作,以減少人為誤差。
(2)所用染色濃度的檔次視各染料情況而定,一般在實際使用范圍內選定若干不同濃度(一般6~12個),濃度在0.01%~5%。
(3)所用纖維材質組織一般選用產量大且具有代表性的。
(4)實驗室小樣與大生產的染色方法條件應盡可能一致。
(5)被染的基礎數據樣要在同一臺小樣機上制作。
(6)小樣制作要在連續的一段時間內完成,可重復制作兩三次,以求結果正確。
(7)做好的基礎色樣在不同時間用同一臺分光測色儀測定多點反射率,求取平均值,使其值有良好的重復性。
將基礎色樣所求得的分光反射率輸入計算機,換算成K/S值,再與空白染色織物的K/S值一起利用K/S=kc求得各染料單位濃度下的K/S值,即k值。若基礎小樣制作不正確,其分光反射率及所求得的值也不正確,結果影響計算機配方的正確性。因此,基礎色樣制作后需要由下列各方法分析其正確性,對異常色樣需修正或重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