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局部修補漆怎么調色?汽車局部修補漆調色方法
汽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比價廣泛的一種交通工具,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事故或者使用時間過久,就會導致局部油漆脫落或者油漆涂層的色光發生變化。要想是局部修補漆噴涂后的顏色與原車漆顏色保持一致,就需要準確的調配修補漆的顏色。那么,汽車局部修補漆怎么調色?本文對汽車局部修補漆的調色方法做了介紹,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汽車局部修補漆調色的目的:
調色技術是影響汽車修補漆修補效果優劣的最直接因素。調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修補漆與原廠漆的視覺誤差以及觸感誤差降至最低,從而使修補漆更加接近于原廠漆的光澤、顏色和防老化的效果。
因為不同的汽車生產廠家與不同型號的車所使用的面漆,在使用色母與漆膜成型時的環境有較大的差異,導致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與不同的使用環境中,汽車的褪色程產生很大的不同。
所以,在汽車修補面漆的顏色調配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褪色面漆的具體變化,汽車修補以后的漆膜和原漆的膜色差縮小,從而使調色更為準確。
汽車局部修補漆調色前的準備:
在汽車局部修補漆調色之前,必須首先進行顏色識別,因為顏色的識別非常有利于弄懂油漆的配方,了解主要包含哪些配色基料和每一種基料的具體含量。顏色表確定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到影響汽車的外觀和整體感覺,影響到汽車外觀的主要因素是汽車的顏色和面漆以及光澤與質地,尤其是汽車的顏色與光澤,這也是鑒別汽車修補漆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在進行汽車修補漆的顏色識別時,應當把太陽光作為為調色基準,并在陽光下進行對比色的觀察,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因為調漆人員主觀感覺而導致的顏色差異。
對于漆膜類型的確定,可以通過目測方法先正面地觀察漆的顏色效果,如果顏色比較單一而沒有閃光就可斷定為純素色漆。如果通過正面觀察存在有金屬狀的顆粒,又通過側面來觀察,同樣發現均勻的金屬狀顆粒,并排列規則并大小均勻,就科認定屬于金屬漆。如果經過側面的觀察發現強烈的反光。并且和正面觀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差異,并且伴隨有非常不均勻的閃光顆粒,可以確定為珍珠色漆。另一種方法是通過溶劑來判斷漆膜的干燥類型,可以使用蘸有硝基漆溶劑的白布在汽車隱蔽位置或者漆膜的損傷位置摩擦漆膜,然后觀察漆膜的溶解程度。如果該部分漆膜溶解比較快,且在白布上留有印跡,說明是自干漆;若沒有溶解或著溶解比較慢,那么就可能屬于烘漆或者雙組份漆。另外,如果屬于丙烯酸聚氨酯漆,就會溶解非常慢,甚至會吹按溶劑內滲的現象,迅速使漆膜的顏色變淺,就可以由此得到確定。
汽車局部修補漆的調色方法:
在汽車面漆的顏色調配過程中,應當借助于不同的噴涂方法對于明度和色相以及純度實施科學的調整,從而實現修補以后的漆膜和原廠漆漆膜效果一致的目標。
首先是通過原漆膜顏色來分析和判斷原有顏色在蒙賽爾系統中的具體位置。在顏色分析過程中,要仔細分辨原廠漆的類型,是素色漆還是金屬漆或者是珍珠漆,另外還要分析待修補區域是不是原廠漆。
然后要選擇色母并進行調色,可以按照已經判斷做出的配方來選擇色母,按照配方來按比例依次加入各種色母,之后使用攪拌尺來均勻攪拌并噴涂樣板,把樣板和車身在陽光進行對比,如果是素色漆則只比較正面的效果,如果是金屬漆或者珍珠色漆,另外對比側面的效果。要依據樣板比對開展微調顏色,在微調時要運用原來配方中的色母實施增減調色,不論是調素色漆還是珍珠漆與金屬漆,通常都應當把濕漆調得稍微淺些以增加效果。
在進行明度調整時,應當綜合各類因素才能獲得合適的漆膜明度。在實施色相調整的時候,每一種顏色的色相只允許沿著主色與補色兩個方向變化,即為獲得比較淺的純色,通常要加入白色(但是對于紅色來說,則只能要加入橙色);為了獲得比較深的純色,則可以減小白色的含量,或者時增加配方中其它的顏色含量。
也可以參考涂料廠所提供的資料,而選定可以調出正確色相的調色劑,并按照最低的限量來計算調色劑的具體用量,在經充分攪拌均勻以后,通過多層噴涂到小塊試板,等干燥以后和原面漆進行顏色的比對。
以上工序完成后,要進行檢查和校正,主要應當從3個不同的角度進行檢查:即垂直于汽車表面和從正好超過光源反射線的角度以及小于45°的角度來觀察汽車的面漆仔細檢查在維修噴涂后的面漆顏色和其它部位的漆色是否一致,如果沒有一致,就需要按照上述方法來進行重新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