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漆調色知識:汽車車身修補漆調色原理和方法
在汽車車身修補涂裝中,車身顏色的調配是修補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步驟。如果修補區域的顏色與原車漆顏色存在明顯的差異,即色差,就會影響整車的美觀效果,因為修補區域給車身表面打了一個難看的“補丁”。要想保證車身修補漆顏色的一致性,就需要掌握車身修補漆的調色方法。本文對汽車車身修補漆調色原理和方法做了介紹,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汽車車身修補漆工作的分類:
汽車修補涂裝按照修補工作的不同,可以分成整體修補涂裝與局部修補涂裝。整車修補涂裝是因為汽車使用年限比較長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車輛的褪色、漆膜老化或者對車輛進行改色等而對整個車輛實施重新噴涂。進行局部修補涂裝,主要是對一些事故或者修復不當所導致的某些部位漆膜進行修補。
對于汽車修補涂裝的工藝,一般都有非常復雜的要求,特別是在調色技術上,要充分地考慮到汽車的顏色和面漆的質地與面漆的狀況,讓修補面和原涂層的光澤、外觀和顏色努力達到基本一致,這就要求操作者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與高超的操作技術與技巧。
汽車車身修補漆調色原理:
在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中,紅、黃、藍是三原色。每兩種原色可調出一種間色,如紅色+黃色=橙色、藍色+黃色=綠色、紅色+藍色=紫色。但在調配時,不同色漆的含量比例對最終的色調影響很大,如黃色和藍色混合。如果黃色相對多時呈黃綠,相反,混合色就呈藍綠。配色的基本規律如表1所示。
每種顏色的色調變化只可能沿四個方面變化,即色調會發黃、發紅、發綠和發藍。改變白色的含量則可改變顏色的飽和度。
色調會發黃的顏色有綠色、黑色、紅褐色、灰色和白色;色調會發紅的顏色有紫色、黃色、米黃色和棕色;色調會發綠的顏色有青銅色、紅色和橘紅色;色調會發藍的顏色有藍色和青綠色。
汽車車身修補漆調色方法:
1.準確辨別原車涂膜的顏色
辨別原車涂膜顏色時,首先對車身表面不起眼的部位進行清理、打磨,使之露出本來面目。辨別原車顏色的方法有:經驗法、色卡對比法、查找原車涂料顏色編號及使用可見光分光光度計。
(1)經驗法僅用于一些由三種以下常見色配成的顏色的主色、副色及配比關系的識別,操作者應具有豐富的調色經驗。一般用于對涂裝質量要求不很高的場合。
(2)色卡對比法是采用專用的比色卡組與原車顏色進行反復對比,找出與原車顏色最接近的色卡。比色時必須在光線充足的地方或標準的光源下進行。為了避免因兩色板的面積大小不同帶來的視覺誤差,在比色時可將原車的比色區遮蓋一部分,只留出一塊與色卡面積相同的缺口。
(3)根據汽車生產廠家的漆碼獲得原車的顏色,以減小修補色與原車色的差別。大部分轎車車身都印制有一個顏色編號的漆碼,根據漆碼可以獲得生產廠家提供的原色。
(4)利用可見光分光光度計辨別原車顏色。分光光度計是一個專門分析車身涂層顏色的電子裝置,可以測出涂層的光譜反射率曲線,通過庫貝爾卡-芒克配色理論計算出涂層顏色的三刺激值(色調、飽和度、明度),再由計算機配色軟件進行配色。
2.把握配色依據
配色的主要依據是標準色卡或色板,通過色卡或色板可查到顏色的配方,即主色與各副色的比例關系。因此,色卡或色板必須準確,并且比色的面積要大一些。標準色卡由汽車廠或涂料廠提供,在市面上買不到。色卡的顏色配方比例以相應的色母代號表示。
3.正確選擇涂料
如果采用普通的色漆進行配色,則參與配色的各色漆必須在品種、類型、用途、性能等方面配套,這樣互溶性好。如果采用色母進行配色,則必須使用與色卡配套的色母系列。稀釋劑和添加劑也必須與涂料配套。涂料調色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使用的各單色漆必須是同類型的。不同性能的涂料混合后會產生沉淀、凝塊等,導致質量事故。
4.調配小樣
配色時,先調出試驗性小樣,從中找出所需顏色的主次關系和加入量,并作好配比記錄,為大量調制作準備。
5.明確配色順序
配色時,應以主色和調整色先調出基本色調,再由淺入深地調整到需要的色調、飽和度及亮度的顏色。在色漆混合時,必須充分攪拌均勻。
6.及時對比顏色
當調配的顏色接近標準色時,要邊調制邊比對,直至與標準色最接近或相同。顏色比對的方法有:比較法、點漆法、涂抹法和制作色漆樣板法。
(1)比較法是把調色棒與車身顏色直接進行比對。此法操作簡便,但準確度不夠高。
(2)點漆法是把試調的色漆滴在車身隱蔽的地方,待干燥后再進行比對,確度不夠高。
(3)涂抹法是把試調色漆均勻地涂抹在車身隱蔽處表面,待干燥后再進行比對,確度不夠高。
(4)將試調色漆噴涂在試板上,待干燥后與原車顏色進行比對。因試噴的涂膜厚度接近于原車涂層,所以比對的精度高,但比較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