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怎么配色?印染行業配色方法
印染配色是紡織生產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配色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后續的生產工序及產品的推廣。因此,想要保證產品的顏色品質,就需要掌握印染配色的方法。本文對印染人工配色和電腦配色的方法做了介紹,對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印染行業人工配色方法:
在印染加工中,為了獲得一定的色澤,往往需將不同顏色的染料拼混起來,得到一種顏色或改變原來顏色的色光,這就是配色。所以,配色實質上就是指不同顏色染料的混合,印染行業俗稱拼色。這就需要進行染料的混合和配方的預測,需要正確的選擇染料或顏料,并給出所需要的染料或顏料的濃度比例,以獲得要求的顏色匹配。
印染廠的配色工作,長期相傳的傳統的方法,都是沿用的手工打樣,目測比色的方法。這就是在染色或印花功生產前必須根據來樣、色卡或市場流行色,參照平時積累的配色資料,結合實際經驗,預測出恰當的小樣配方,并根據配方進行打樣試驗,記下各染料的用量,逐次加入尚缺少的成分,直到配得與來樣(標樣)從視覺上看來等色,或與來樣足夠接近時,記錄下各染料的用量及各染料對織物質量的百分比(owf),就是配方。然后分析染色小樣與打樣的相互間的有關因素,校正配方進行打樣染色。若發現與來樣仍有色差,需再進行調整,直到獲得與來樣在允許誤差范圍之內。以上配色方法很直接,但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際配色經驗,否則由于染料的品種繁多,既不經濟效率又低。特別是配色工作者的經驗需要長時間的培養、積累和提高,且存在人員素質的差別,直接影響了配方質量的重現性與可靠性。
印染行業電腦配色方法:
印染行業配色,多年來一直是憑人工經驗來完成,這種方式受配色者心理、生理狀態的影響,不僅打樣次數多。而且一般只能得到一種染料處方,更談不上對工藝的科學管理和成本核算及優化。
采用計算機配色則是由光譜測色計替代人眼將染色標誰樣品置放在光譜計上測試。計算機通過光譜分析計算出標樣的反射率R、K/S函數、光譜三刺激值X、Y、Z、色座標x、y值,然后按配色程序用數據庫內已儲的染料數據,通過配色計算提出符合要求的染色配方若干個,這些配方可按同色異譜程度大小和成本高低順序排列出來,實驗室工作人員根據提出的優選配方進行試樣染色。再用光譜測色計對染樣測試,測試色差如不符合要求時,則調用修正程序進行修正。計算機輸出修正配方,經修正染色后再測試,直到修正試樣符合色差要求時結束。具體步驟如下:
1.基礎色樣的制備
為建立配色用庫存染料基礎數據,必須首先將本單位使用的各類單色染料按不同濃度由淺至深分數檔染色,染制出幾套基礎數據色樣,其覆蓋范圍應略超過該單色染料的最大可能使用的濃度?;A色樣染制得準確與否,直接影響配色精度。
2.染料基礎數據庫的建立
按規定染制出的基礎色樣,要通過測色光譜光度儀測量單色染料各檔染色物在可見光譜范圍內的反射值數據,并自動輸入計算機貯存,換算成染料的K/S值,建成配色專用的數據庫。
3.配方計算
配色計算,簡稱MA(Match的英文縮寫)。根據本廠的實際情況使用,建立的配色用染料基礎數據庫,可以通過4種不同的方式求取染色配方:自動配色、成組配色、智能配色和手調配色。進行配色計算前,應首先確定一些配色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