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專色油墨的配色原理及配色方法介紹
為了讓印刷產品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色澤,就會進行專色油墨的調配,以呈現出特定的油墨顏色。由于許多的人對印刷專業油墨的配色原理及配色方法不是很了解,本文就對印刷專色油墨的配色原理及配色方法做了介紹,感興趣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印刷專業油墨的配色原理:
所謂印刷專色油墨的調配是它通常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原色油墨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調配而成,調配所用的原色油墨可以是C,M,Y,K四種原色墨,也可以是其他特定色彩的油墨,如:白墨、綠墨、熒光墨、珠光墨等。
配色是按照原稿顏色的需要和印刷工藝的要求,以盡可能少的彩色油墨品種加上輔助劑,按比例調配出具有某種特定顏色和性能的油墨的操作過程。配色的基本原理是以顏色減色混合理論為基礎,以色料調和方式得到同色異譜效果!
根據顏色混合理論,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用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得到,對于構成專色油墨的兩大類油墨,即深色油墨和淺色油墨來說,以三種原色油墨變化組合比例可調配出所需要的深色油墨;向以三種原色油墨為基礎調配成的各種深色墨中加入沖淡劑,則可得到各種淺色油墨。
印刷專業油墨經驗配色方法:
經驗配色法是指在沒有測色儀器的情況下僅憑配色者的經驗和感覺進行配色,由于對于色彩沒有一定的度量尺度,調配師僅憑經驗或根據十種基本色、印刷色譜進行配色操作,配色結果的匹配程度也是僅憑配色師的目測方法進行判斷。這種依靠經驗與感覺的調色技術常常受到配色者塵理、心理因素及其他客觀條件的影響,產品質量難以保持穩定。
雖然根據色譜確定配色比例的確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但由于印刷色譜是在一定的復制條件下制作的,一旦條件改變后,再根據色譜的比例進行配色時,也常常導致配色失敗。因此,這種建立在經驗積累基礎上的目測配色技術,在時間、成本、正確程度等方面都不是很理想,而且技術的傳播和交流是十分困難的。
印刷專業油墨儀器配色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油墨配色也有了相應的配色儀器,使配色工作在一定的精度范圍內實施,并提高了配色速度及減少了修正次數。儀器配色借助于各類儀器,對各種配色結果進行精密測定后找出配色規律,繪制一系列的曲線圖表作為配色的參考依據。當需要配色時,只需測定待配色的某些特征,即可從各類圖表中找出原色墨的比例,或經簡單的計算就能知道其配色成分。儀器配色包括測色、配料、調配、刮墨、比較、評定等過程。
首先,使用分光光度計、色差計以及色彩分析儀等儀器,對待測專色進行分析比較,測得其顏色參數,顏色參數可用X,Y,Z或L*a*b*表示。
然后根據色彩的各項特征,初步確定各原色及輔助材料的成分比,再用攪拌機械將各原色墨及輔料混合均勻。
最后進行顏色評定,評定時,將原稿與所調配好的專色油墨的顏色分別進行定量的測試,計算色差或其他指標,再進一步修正配方,直到滿意為止。
印刷專業油墨計算機配色方法:
隨著計算機和測色儀器的發展,配色軟件也在逐步完善。計算機配色比經驗配色法和儀器配色法,更加快捷,準確和有效。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由分光測色儀、測色配色軟件、計算機及打印機組成,其中分光測色儀相當于人的眼睛,主要用來測定色樣在360nm-750nm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光譜吸收和散射的綜合效果,給出在各波長下的反射率值,作為計算顏色三刺激值的原始數據。采用計算機配色首先需要建立色素的基礎數據庫和輸入大量的顏色配方。
配色時,先通過分光測色儀測定目標色的顏色數據(即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反射率曲線)和計算三刺激值,經配色系統與數據庫中原存儲的數據資料進行比較,計算得出接近目標色相的調色配方,經試配、測色,與目標色比較,再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配方修正,提供修正配方,再試印直至合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