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電腦測色配色系統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在紡織行業,紡織生產商為了提升紡織配色的準確性與效率,引入了專業的紡織電腦測色配色系統。紡織電腦測色配色系統的使用,使紡織配色工作進入了智能化與信息化的時代。本文對紡織電腦測色配色系統的應用及注意事項做了介紹。
紡織電腦測色配色系統的應用:
1.色樣的準確性控制和提供品管測色報告
隨著電腦測配色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客戶要求化驗室按樣或按反射率數據仿色打樣,且要求化驗室供樣達到其所規定的DE值的范圍,同時提供測色報告。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時間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的人員視覺以及燈箱環境所帶來的對色差別,同時對一些同色異譜樣的確認工作帶來較大方便。對歐美單,當小樣確認或大生產樣發生顏色糾紛時,提供QC測色報告最具有說服力。
2.小樣配色、染料選擇和配方確定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現在客戶對顏色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歐美單,雙光源對色且不能有跳燈現象已很普遍,現在更多的客戶要三光源或更多光源對色且不能有跳燈現象。近幾年,我們碰到很多單子都要求多光源對色且不能有同譜異色現象,這些光源都是一些近幾年歐美商場流行的光源,如IncA,U3500等特殊光源,光靠打樣師傅的經驗已不能快速準確地滿足客戶的要求,電腦配色就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把客戶的QTX數據或原樣輸入電腦,通過測配色系統即可找出跳燈現象最小、DE值最好的配方,節約了打樣時間,提高了打樣效率。
紡織電腦測色配色系統應用注意事項:
1.客戶來樣很小,不可以作為標樣進行測色,同樣也不可以進行配色。因為測色系統的測量孔徑一般最小為3mm或4mm,如果一定要測,那準確率會很低,只能通過目測來評估顏色,打樣師傅只能憑自己的經驗配方來打樣。
2.在工廠時電腦測色是合格的,但客戶測色時不合格,這種情況幾乎每個操作人員都碰到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工廠所使用的分光測色儀與客戶使用的不一致;顏色測量時的濕度、溫度、光源條件等測量環境不一樣,使用熱敏性和光敏性強的染料時特別明顯;測量時織物的紋路方向不同;薄簿織物會透光,測量時疊的層數不同;燈芯絨織物的倒順毛,測量時凹凸點不同;工廠的標樣與客戶的標樣存放條件不一致。
3.分光測色儀的測量結果與人眼觀察差異很大,或者剛好相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標準樣和批次樣存在同色異譜現象,由于對色環境的不同而造成差異;無彩色系列如灰色系列,電腦測色中的明度差△L對總色差的影響很大,從而導致與人眼目測差異很大;客戶提供的標準樣織物與所要求打樣的織物的品質差異很大,針織物、高密府綢、絨布等不同品質的織物因表面光澤差異很大,在對色時電腦和人眼測量的結果會有很大差異。
4.電腦配色范圍有局限性,即有些顏色、有些品種電腦配色的配方參考性不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吸光性較強的顏色如黑色測色時反射率數據很低,電腦識別能力較差,無法給出準確的配方;混紡類的織物,因電腦無法識別哪種纖維要用哪種染料,更談不上配出相對應的配方:根據一個標準樣電腦配出的配方一開始不跳燈,但隨著染料比例的調整也會出現跳燈現象。
要想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就是與客戶多溝通,盡量統一測量條件,測色時取點要有代表性,多點測量取平均值,在使用過程中慢慢積累經驗。遇有電腦配不出的顏色,只有依賴于經驗配方,不斷地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