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色軟件預測顏色調配比例
在對顏料進行調色配色時,傳統的方式就是由調色師傅的經驗來確定顏色調配比例,由于顏色評定依靠觀察者的主觀評定,因此調色配方難以確定。隨著電腦配色系統的應用,調色員就可以使用電腦配色軟件來預測顏色調配比列。
人工調色獲得顏色調配比例方法:
目前,工業生產中使用的顏色大約20000種以上,不容置疑,匹配顏色是調色是必須克服的問題。這些顏色的大多數來自約30個不同的顏色族,這些不同族的顏色是由3個基本顏色(藍、紅和黃),加入白、黑、金屬色、云母和珍珠制成。在涂裝技術的領域中,學好調色技術的關鍵在于對涂料色母具有深刻的了解,如色母的混合型、遮蓋力以及濃度、耐候性、透明度等特殊性。不僅要調出正確的顏色,同時在越短的時間內調出適當的量越好。
傳統的調色方法就是通過調色師傅的經驗判斷判斷來進行人工調色。當調色師傅拿到客戶寄來的顏色樣板時,就會根據過往的調色經驗或者參照以往的顏色樣板進行比對,從而尋找到一種相近顏色的調配比例來進行調整,從而獲得初始的調色配方。其步驟如下:
一般是要按照樣板的顏色來進行,先調配小樣,再對照樣板,確定內含幾種顏色的復色漆。然后將這幾種顏色的色漆分別裝入油漆罐中,先稱其毛重,用它配色完畢后,再稱一次毛重,這兩次稱量之差,就是用于配色的各種色漆的量,作為調配大樣的參考。在配色過程中,參加配色的色漆要按顏色的深淺為序,將深色漆慢慢加入到淺色漆中,邊調邊看,不要使顏色過深。各種涂料配色前要攪拌均勻。各種色漆在濕時顏色較淺,干了以后顏色加深,因此,如果是干樣板,那么配色漆要等干后再與樣板比較;如果是濕樣板(復色漆),則可以把樣板漆滴一滴在配色漆中,觀察兩者顏色是否相同。若有差異,則應適當改變配色用各色漆的用量,直到顏色配準為止。
電腦配色軟件預測顏色調配比例:
通過人工對油漆進行調配,雖然可以一次性調配大量的專色油漆,不過對調色師傅的經驗要求非常高,并且經過不斷的大小樣調色實驗過程中,調出來的專色可能還不夠準確。因此,如何精準、快速的調配油漆,是每一個油漆廠商都需要面臨解決的問題?,F在,有這樣一種方式,可以準確的生成油漆調色配方,并且管控專色油漆的生成品質,這就是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利用先進的光學檢測儀器,獲取基礎油漆色料的數據參數,然后通過儀器測量出標準樣本的光學信息,就可以匹配數據庫中的基礎色料,快速準確的生成油漆調色配方,通過這種方式油漆配色的效率以及精度都更高,因此,在工業發達的國家,與著色有關的行業,如油漆、涂料、紡織、印刷、注塑、油墨等行業普遍采用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電腦配色步驟如下:
1、標準色樣的測量
標準的色樣是配方預測的目標,也是評價配色結果的參照。標準色樣的測量必須在與定標著色基礎數據庫建立時所用的測色系統相同的系統上進行,而且該儀器必須經過精密和準確的波長校正和光度定標,由此獲得標準色樣的光譜反射比數據及其有關的色度參數和K/S值,這些數據為配色預測計算提供了依據和目標。
2、初始配方的預測計算
由用戶設定的配方預測色度環境參數和作為配色目標的標準色樣數據,按照軟件采用的配色光學模型和算法,計算出滿足要求的一個或若干個初始調色配方,同時給出相應的評價參數,如色差、同色異譜指數、配方成本等,供用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使用。
3、初始配方的小樣試配
根據具體需要并考慮色料的成本、相容性、勻染性、各種色牢度及同色異譜程度等因素,在計算機各處的若干個初始配方中選擇一個合理的配方作為小樣試配的處方,試配小樣的基質材料和涂裝工藝應于大生產相同,以驗證該配方能否實際達到與標準色樣的真正匹配。
4、配方修正
如果小樣試配的結果表明配方與標樣的色差沒有達到既設的色差容限,則該配方不符合要求,需要進行配方修正。方法是將小樣試配得到的試驗色樣在同一臺分光測色儀上進行光譜測量,然后運用配色軟件相應的配方修正共,在給計算機指明需要修正的配方的試配涂料及其濃度后,配色系統就按軟件設定的數學模型和算法進行配方修正計算。一般而言,初始配方在小樣試配后再經過一次修正就能得到實用的配方,但在某些情形下也有不需修正或需要進行兩次或更多次修正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