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素色漆調色方法及注意事項
素色漆也稱為純色漆或實色漆,是汽車行業常用的一種表面裝飾性油漆。這類油漆在對汽車表面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還可以起到裝飾性作用,增加汽車的美觀程度。對于汽車素色漆的調色方法,許多的朋友不是很了解。本文對汽車素色漆的調色方法及注意事項做了介紹。
汽車素色漆介紹:
素色漆也稱為純色漆或實色漆。與金屬漆不同,噴涂的因素對素色漆顏色變化的影響比較少,大體上是“所見即所得”的效果,所以這類顏色相對容易調配,調配素色漆是調色的基本功。在大多數修理廠中,對于素色漆一般都使用單工序噴涂的工藝,這樣既方便快捷,又省時省工。因此,素色漆色母一般要求高遮蓋力、高飽和度以及施工后有高光澤。但由于調色的需要,一套完整的色母系統中還要求有低遮蓋力的色母,稱為低強度色母。雖然修理廠在實際操作中,素色漆往往使用單工序的工藝,但在某些情況下,素色漆也會被要求使用兩工序噴涂,即需要噴涂清漆。
與金屬漆不同,素色漆在噴涂后不會出現側面色調的效果,往往正面顏色調得準確,側面也不會有什么差別。此外,施工條件、施工環境對素色漆顏色的影響非常小,這些因素都使得素色漆相對容易調配。
汽車素色漆調色方法:
1.注意色母的“沉降效果”。白色母和某些黃色母是最重的一類色母,原因是其顏料的比重大,造成的直接效果是產生濕漆與噴涂色板之間的明顯色差。如果濕漆中含有一定量的白漆或某些黃漆時,在用調漆尺攪拌濕漆并用目視比較標準板時,要求濕漆調配得比標準板的顏色淺、淡。這是因為在攪拌濕漆時,重的色母來不及沉降,油漆的顏色就較淺,而噴涂后的流平時間內則發生了沉降,輕的色母在表面聚集較多,顏色就要更純,外觀表現得暗一些。剛噴涂完的漆面和干固后的漆面不同,這也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烤干后的漆面都會顯得偏暗一些。
2.盡量選用純度高的色母。當今汽車在素色選擇上喜歡明快、鮮艷的色彩,以紅色、藍色、黃色為主,這些顏色的調配應根據需要少用黑色母,偶爾會用相當數量的白色母調節亮度和鮮艷(純)度,但要認識到這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顏色渾濁。
3.盡量不選用低強度的色母作為主色,即使不得不選用低強度的色母作為主色時,也要盡量搭配使用高遮蓋力的色母,這種情況以鮮艷的紅色最為常見。
4.白色漆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后會變得稍黃。
5.調配白色漆時應盡量選用低強度的色母,就是低遮蓋力(透明)的色母。高強度色母的濃度一般是低強度色母的6-10倍,即使1L油漆中只加入一滴強度高的色母,在白色漆中也能明顯地反映出來。因為人眼對白色的分辨能力比其他顏色強,所以選用低強度色母的好處是微調時容易控制變化范圍。
6.對于黑色漆來說,其表面光澤對于判斷其色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新噴涂的黑色由于表面光澤太高,容易給人造成新修理漆面過黑的誤解,可以先打蠟拋光再進行比較,甚至在噴涂前就加入少量的白色母,使原黑色配方稍微渾濁一些。
7.當調配因長時間暴露而褪色的顏色時,可以添加少量的白色或黃色色母。
汽車素色漆調色注意事項:
在調配素色漆的過程中還要注意一個問題,即“顏色異構”。簡單來講,顏色異構的意思是在不同的光源(例如日光和燈光)照射下,漆面呈現的顏色有所不同。例如:在室外看著比較準確的樣板或調好的油漆,到了室內或烤漆房內再看時顏色就走了樣。
在這里,光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不同的顏料可以吸收和反射光線中特定的波長及能量,而調色的實質就是在當時的光源條件下把不同的顏料篩選組合、取舍數量,從而模擬出該光源下所要求得到的反射光的波長及能量。如果不能理解上面這句話,那我們換個說法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使用色母調配出所要求的顏色。除非是使用了完全相同的顏料,否則要使2種不同的油漆在不同的光源下顏色相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由于人眼是可以在可見光的范圍內做到全波長和全角度的檢測,而當光源隨著周圍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時,如果所調配的顏色存在顏色異構,人眼就能分辨出來。最簡易而又常用的判斷是否顏色異構的方法,就是利用日光和日光燈。就經驗而言,在日光下準確的顏色,不一定能通過日光燈的考驗;而在日光燈下準確的顏色,在日光下往往也是比較準確的。其他方法,例如透過車間頂棚的光和車間外充足的光線間比較、烤漆房的內外作比較等都是可供參考的手段。
其實顏色異構在顏色調配中是相當常見的現象。如果出現了嚴重的異構現象,基本上都與色母選用不當有關,這時候僅在原配方基礎上增減色母數量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了,一定要改變所用的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