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怎么調色?藥劑電腦調色方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顏色的藥劑,不同顏色的藥劑有利于品種識別和提高患者服藥順應性的需要,如果同品牌的藥劑在顏色上產生差異,就會影響患者對藥物性狀的判斷,從而影響療效。本文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藥劑調色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藥劑調色的重要性:
使藥品著色或改善藥品外觀色澤的物質稱為著色劑。藥品著色是為了品種識別和提高患者服藥順應性的需要。因此,藥品的顏色應注意與藥品使用部位、治療作用、患者對顏色的心理狀況相協調,與藥劑的嗅味相協調,與天然品或習慣相協調。如外用制劑的著色劑,最好能與膚色一致;補血藥劑用紅色,使患者有一種補血功效的心理作用;治療寒證的藥品用暖色,使病人感覺有暖意;清熱解毒藥劑用白色或淡綠色,使能增加患者的清涼感等。如薄荷、留蘭香味藥劑一般用淡綠色,橙皮味用橙黃色,檸檬、香蕉味用黃色,櫻桃味用紅色為好,黃連素片用黃色包衣著色等等;習慣上漱口劑常用淡黃或粉紅色,鎮咳藥用咖啡色,安眠藥用暗色等。一般鮮明與柔和的顏色比灰暗烏黑以及過分觸目濃郁的顏色易被病人所接受。
藥劑怎么調色?
單一品種的著色劑有時不能滿足藥品色調的要求,可以應用配色原理將各種色素按適當的比例配合使用,可以獲得所需的顏色。物質的顏色是由紅、黃、藍三種基本顏色按一定配比形成,這三種基本顏色稱為三原色。用適當比例的三原色可以調配出很多鮮艷的色譜。例如,45%檸檬黃與55%靛藍可以調配成蘋果綠色。
調色時需注意,不同溶媒能產生不同色調或強度。例如,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紅、黃、藍三色素的水溶液色度較黃,而在50%乙醇中色度較紅。pH常對色調或強度產生變化,如胭脂紅溶液在中性pH時為紅色,在堿性pH條件下變為暗紅,在強酸條件下則有褪色并產生沉淀的可能。有時,一種色素會對另一種色素產生退色作用,故必須做好預試驗,按溶媒的性質及含量、溶液的pH范圍進行配色。
藥劑電腦調色方法:
傳統藥劑的調色主要是依靠藥劑調色師,根據調色經驗進行調色,然后邊調色邊對色,從而調配出與目標顏色基本一致的藥劑。不過在實際的調色工作過程中,由于人眼目視觀察結果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藥劑調色的結果產生偏差,并且人工調色對調色師傅的要求非常高,往往需要耗費很長時間才能培養一名合格的調色師,從而增加了企業調色配色的成本。為了準確的調配出藥劑的顏色,越來越多的藥企開始使用電腦配色軟件。
電腦配色軟件由分光測色儀、測色配色軟件、計算機及打印機組成,其中分光測色儀相當于人的眼睛,主要用來測定色樣在360nm-750nm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光譜吸收和散射的綜合效果,給出在各波長下的反射率值,作為計算顏色三刺激值的原始數據。采用計算機配色首先需要建立色素的基礎數據庫和輸入大量的顏色配方。配色時,先通過分光測色儀測定目標色的顏色數據(即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的反射率曲線)和計算三刺激值,經配色系統與數據庫中原存儲的數據資料進行比較,計算得出接近目標色相的調色配方,經試配、測色,與目標色比較,再根據反饋的信息進行配方修正,提供修正配方,再試印直至合格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