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怎么配色?家具配色原則與配色方法
家具配色的目的不僅要滿足空間環境配套,整體風格協調、統一,體現空間場所感,更要達到豐富的光彩效果,表達作者情感,感染觀眾。本文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家具色彩設計中的配色原則及配色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家具配色原則:
家具配色的目的不僅要滿足空間環境配套,整體風格協調、統一,體現空間場所感,更要達到豐富的光彩效果,表達作者情感,感染觀眾。
1.功能色原則
色彩屬于物體外在形式的一種,“形式追隨功能”在這所指的就是色彩設計的功能性。所謂功能色是指進行家具色彩設計時,對顏色的選擇和搭配組合需要滿足家具的使用功能。如紅、橙、黃等暖色,具有激發人的食欲的功能,因此,常用暖色來進行餐廳的家具色彩設計。
2.生理心理色原則
色彩會使人產生一定的身心感應,不同的色彩使人在心理上或生理上產生不同的感受。適當的色彩設計,能讓使用者容易融入色彩環境,并產生舒適、輕快、振作的感受;不適當的色彩設計,可能會讓使用者抵觸色彩環境和色彩氛圍,產生萎靡不振、沉悶、厭惡的感受。因此,家具色彩設計時要充分分析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因素,充分體現人、家具、環境的協調關系。
3.整體性原則
“藝術必須通過一個整體向世界說話”。家具藝術的色彩設計的整體性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指一件或一套家具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色彩的綜合體;二是指在前一種之上所要考慮的更為廣義的家具色彩,多數情況下靠消費者或室內設計者來實現,即(第一層整體意義上的全部)家具的色彩與使用環境等協調的統一體;三是指一個品牌或一個企業的系列家具的色彩關系,屬更大范圍意義的整體。
4.區域民族色原則
不同地區和民族因地理環境、宗教信仰、氣候條件、文化理念等的不同,對色彩產生不同的喜好與禁忌??梢哉f,同一色彩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可能會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如黃色被西方的某些民族認為具有邪惡之意,而在古代中國是皇帝的專用色,象征著皇權和高貴。因此,在家具色彩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色彩的文化內涵,使用色彩的象征意義來產生家具象征性的色彩美。
5.流行色原則
流行色是某個時期人們對某幾種色彩產生共同美感的心理反映,即為一種社會心理產物。家具的流行色與人們的心理狀況、審美思潮、社會的經濟狀況、消費市場等因素有關,是某個時期內人們對家具使用的色彩具有共同愛好的、傾向性的色彩。如在1998年以前,家具行業中有“全國一片樺”的說法;在2000年前后,黑胡桃與淺胡桃色系家具風行全國,占據了當時家具市場大半個江山;而在2012年,家具市場開始流行嫩綠、橙黃、粉紅、淡藍色等;又如近年來家具流行的奶油咖啡色、胡桃木等深色系列。
家具配色方法:
1.家具色彩的明暗、強弱與平衡的關系——秩序感
色彩能給人溫度感,如紅、橙、黃色有溫暖感,稱為暖色;藍、綠色有寒冷感,稱為冷色。在家具的色彩搭配上,冷色和淡色比暖色和純色的面積大時,可以取得較強的平衡,在明度相似的場合更為重要。因此,若紅和綠這兩種明度上近似的純色組合,則會因過于強烈而不調和,那么我們可以通過縮小一方的面積大小或改變某一方的純度或明度加以調和。
2.家具色彩的輕重對比與平衡的關系——穩定感
色彩能給人重量感。通常情況下,明度高的色彩使人感到重量輕,明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重量重。明度相同時,純度高的色彩比純度低的色彩使人感到重量輕。因此,在家具色彩設計中,把明度高的色彩放在上面、明度低的色彩放在下面,則會顯得穩定;反之則具有動感或不安定感。
3.家具色彩面積對比與平衡的關系——層次感
在進行大面積的家具色彩設計時,或與環境(如建筑、墻壁、屏風、其他陳設等)相關的家具進行色彩設計時,除少數的色彩設計要求一種視覺吸引人的遠效果外,大多數應該選擇明度高,純度低、色相對比小的配色,以達到明快舒適、和諧安詳的視覺效果,保證家具從色彩上給人良好的精神狀態和視覺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