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怎么配色?建筑涂料配色原理與配色方法
配色在建筑涂料生產過程和裝飾效果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色彩對環境的構成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絕大多數中小型涂料廠仍然采用傳統的人工配色方法,如果配色工實踐經驗豐富、技術過硬,也能獲得較好的配色效果。本文介紹了建筑涂料配色原理與人工配色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建筑涂料配色原理:
將白光經過三棱鏡分解成光譜顏色,可見光的波長一般是400~700nm,波長不同對人視覺也不同,顏色便是視覺的一種反映。如果把從紅色到紫色的可見光譜帶首尾連成一個圓形,即得到一個色相環。其顏色是連續變化的,但為了簡化,常把色相環上的顏色劃分為紅、橙、黃、綠、藍、紫6種顏色,其中紅、黃、藍稱為三原色(基色),任何一種色彩都是由不同比例的三種獨立顏色組合形成。涂料的配色是按照減色法實現的,通過改變光的吸收和反射而獲得不同的顏色,紅、黃、藍是最有效的相減基色,基色按照適當的比例混合可得到其他顏色。組成二次色的兩基色之外的第三基色稱為該二次色之補色,如藍是橙的補色。
涂料配色的對象是表面色,是物體對光源發射的不同波長可見光進行吸收,反射后的結果。如果對各波長光無選擇性吸收或反射,呈現的顏色為消色(包括白、黑和灰色)。如果對各波長有選擇性吸收,呈現的顏色就是彩色。
建筑涂料人工配色方法:
1.建立各種顏色配方數據檔案
首先通過制作單色色板可以得到顏料色漿的著色力、遮蓋力、變色程度等信息.這是選擇顏料色漿的基本依據。在做這項工作的同時,還要配出建筑內外墻涂料所常用的各種混合色及配方所用各種色漿的量和比例,得到各種顏色配方方案和樣色板。建立配方的用量數據檔案。為生產中配色提供依據。
配色的目的是在確定比色條件下使試驗色板與目標樣板的色調、飽和度、明度三個顏色屬性盡量接近,具體操作是調整各種色漿的用量。通過大量的實驗,可以發現色漿的質量、相容性、耐水性、耐光性、耐酸堿性、色相、褪色等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涂料的質量。選擇優質色漿進行配色,盡量做到配色力求簡潔、合理、經濟。例如,調綠色,用藍色和黃色來調綠色不如直接用綠色顏料來調綠色:調橙色.應選用帶黃相而不是紫相的顏料以及帶紅相而不是綠相的黃色顏料調色:調黃綠色.應選用帶綠相而不是帶紅相的黃色顏料調色等。
2.建筑涂料配色技巧
1)使用前把色漿充分攪勻,可用少量水稀釋,逐量加入,邊加邊攪拌,顏色充分分散均勻。調深色時鈦白粉含量在5%比較適當,既可達到應有的遮蓋力,同時色彩效果較佳;配深色時由于色漿加入比較多,顏填料比例降低.配方應作相應調整補充,以保證涂料的附著力及耐水性。
2)批量生產配色與小試時配色原理一樣,但色漿用量差別很大,前者所用色漿比后者要多,在批量配色時為了避免過量,先加入按小試比例色漿的用量。然后再按比例加大用量調色,這時要小心操作以免過量,同時作好用量記錄,調整小試與批量生產用量的差距,為以后再次生產同色同量涂料積累數據和經驗。如果色漿過量,應按配方比例增大材料總量來沖淡,加入補色抵消。這樣才能確保所配顏色與樣板相近。調色時如果色相相差較遠時,可以同時調整多種色漿的用量.以盡可能少的次數完成配色,節省配色時間。
3)在配色過程中要充分攪拌,使色料均勻。注意色漿批號。同一批涂料用同一批號的色漿。否則會出現色差;同一品種、同一顏色。不同批號的涂料也會產生色差,先后涂刷的時間間隔較長可能導致色差。同一墻面,不同批次涂料也會產生色差等等。
3.建筑涂料配色色差消除方法:
①一幢建筑同一墻面,應采用同一批號的涂料,盡量不能用二批涂料,萬不得已采用二批涂料時,應并入大型容器中攪拌均勻,保證一幢建筑同一墻面所用涂料不產生色差的條件下才能使用。對高層建筑盡可能在快的時間內涂完。
②同一批號的涂料用同一批號的色漿。
③在修補墻面時,應采用與原來同批號的涂料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