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人工配色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物的外觀色彩也有了新的要求,不在局限于原有的白色或者灰色,而是尋求色彩的多樣性。要想調配出理想建筑涂料的顏色,滿足建筑色彩搭配的需求,就需要掌握建筑涂料配色的方法。本文介紹了建筑涂料人工配色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建筑涂料人工配色的基本原理:
顏色有3個屬性,即色調、明度和彩度。對于非彩色來說只有明度的差別,但完全的非彩色卻很少,例如常見的各種灰色之間除明度差別外,實際上還是有色調和彩度的區別。因此對于絕大多數顏色來說,只有當兩個顏色的色調、明度和飽和度都相同時,這兩個顏色才相同;三個屬性中的任何一個特性有差別,則兩個顏色是不同的。色度學將兩個顏色調節到視覺上相同的方法稱為顏色匹配,簡稱為配色。
配色分為光譜配色和顏料(或染料)配色。光譜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這3種原色不能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三原色光相互混合便可配制出各種各樣的色彩;色光相加亮度增加,一種色光和它的補色或三原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便可得到白色光,因此說光的混合為顏色的相加混合。彩色電視機所顯示的彩色圖象就是光譜配色的相加混合。顏料配色的三原色為青、品紅和黃(習慣上稱為藍、紅、黃三色),這3種顏色不能通過混合其他顏料得到,3種原色相混合可以得到各種色彩,顏料混合使吸收光譜增多而反射光減少,物體的色彩由反射光決定,顏料的混合使顏色的明度降低,3種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結果是黑色,所以說顏料的混合是相減混合。涂料的配色就屬于顏色的相減混合。
建筑涂料人工配色的基本方法:
涂料配色的過程也就是顏色的混合過程,顏色的混合應遵循3個定律:
1.補色律
每一種顏色都有一個相應的補色,如果某一顏色與其補色以適當比例混合,便產生白色(光的相加混合)或灰色(顏料的相減混合);如果兩者按其他比例混合,便產生近似比例大的顏色的非飽和色,明度升高(光的混合)或降低(顏料混合)。蒙塞爾顏色立體的水平剖面,通過圓心的直徑兩端的兩個顏色為互補色。
2.中間色律
任何兩個非互補色相混合,便產生中間色,其色調決定于兩顏色的相對數量,偏向比例較大的顏色成分;其飽和度決定二者在色調順序上的遠近,距離越遠飽和度越小。這種中間色就是所謂的復色。
3.代替律
相似色混合后色相似。如果顏色A=顏色B,顏色C=顏色D,那么顏色A+顏色C=顏色B+顏色D。代替律表明,只要在感覺上顏色相似,便可以互相代替,所得的視覺效果是相同的。根據代替律,可以利用顏色混合方法來產生或代替各種所需的顏色。
利用代替律可以配制出兩個顏色非常相似、差別很小的顏色,但不可能配制出兩個光譜反射率完全相同,顏色絕對一致的顏色。
兩種顏色只有在色調、明度和飽和度3個方面均相同,這兩個顏色才相同。調色的過程就是通過顏料的合理搭配,調節這3個特性,使之與標準色卡一致的過程。
顏料的三原色紅、黃、藍按不同比例混合可獲得不同的中間色,中間色與中間色混合或中間色與三原色混合又可以得到許多復色。如黃色和紅色混合產生橙色,黃色和藍色混合可產生綠色,紅色和藍色混合可產生紫色,橙色和綠色混合又可產生檸檬色,黃色和綠色混合可產生黃綠色。理論上,任何色調都可通過混合三原色得到,但實際上在涂料生產中要用到十到二十幾種顏料,這是因為顏料的混合是減法混合,雖然色調可以通過三原色的混合來得到,但混合會同時降低了飽和度和明度。僅通過三原色的混合,許多鮮艷顏色的飽和度和明度不能達到要求。同時還要考慮遮蓋力、價格、耐候性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實際調色時,通常是選擇色調盡可能相似的顏料,僅通過加入少量其他彩色顏料來達到色相的一致。
在色調的基礎上,(1)加入白色將原色沖淡,就可以調整飽和度,得到不同深淺的彩色,如牙黃、乳黃、珍珠白就是在中黃的基礎上加入鈦白沖淡到不同程度而得到;(2)加入黑色可以得到明度不同的各種顏色,如在鐵紅中加入黑色就得到棕紅。
實際配色中,加入一種顏料,不只會改變顏色的一種屬性,而是同時改變其三種屬性,因此必須善于分析顏色三屬性的協同變化。